2020年5月27日,福建省海洋预报台林竹明台长、林法玲副台长、曾银东副台长等一行来访我实验室海洋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简称MMIS),就海洋观测预报、海洋防灾减灾和“智慧海洋”信息化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探讨。
会上,林竹明台长首先对我实验室洪华生教授团队从“十五”国家863计划福建省示范区项目开始,多年来对预报台工作的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在原监测和预报的职能上,承担福建“智慧海洋”建设,包括建设“一中心,两平台”,其中“一中心”是指整合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海洋大数据中心, “两平台”是指“渔业渔政的管理平台”和“渔业渔政服务平台”;建设“两张网”,希望构建结合大数据的感知网和通信网,更好地应用服务于管理和生产;推进四项主要任务,即建设智慧海洋产业园区、打造知名央企民企、培育示范项目、办好“智慧海洋”论坛。
林法玲、曾银东副台长等补充强调了福建省十四五海洋观测网规划设想。要充分利用卫星、地波雷达、激光雷达等遥感方法,结合海上浮标观测,向海底观测网延伸、建成结构较完善、布局较合理、功能较齐备的海洋观测网。同时要推进观测预报技术的发展,抓好数据质量控制,提高预报的准确率,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精细网格化预报产品,并且实现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拓展。
随后,我实验室MMIS中心张彩云副教授做了MMIS中心的介绍,MMIS着力推进厦门大学海洋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前已汇聚台湾海峡及其毗邻区域20年以上时序列航次调查数据和观测台站数据,以及遥感影像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并且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多种预测模型,打造了“厦门大学海洋云”,集成水环境信息、海漂垃圾信息服务、赤潮和风暴潮灾害监测与预警、陆海污染物通量、海洋遗产与人类活动等信息服务产品,初步实现跨部门协作共享。
洪华生教授高度评价并肯定了预报台近20年来在海洋监测预报和防灾减灾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同时也感谢预报台近20年来与厦门大学的支持和精诚合作,并对预报台在原有成果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和提升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海难事故的信息是否可以先用微信和台湾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及时沟通,推进两岸合力进行救难工作;在台风风暴潮方面进一步加强漫滩风险的预测预报,这也是涉及人命和财产损失问题;福建已为6千多艘大中型海洋渔船安装北斗示位仪,能否在信息服务方面增加台湾海峡及外洋渔情信息服务,更好地指导和管理近海和远洋渔业生产。希望继续保持863示范区的协同合作模式,坚持 “产学研用”,发挥各自的优势,并注意年轻人才的培养。
林竹明台长高度认同洪华生教授的一系列建议,并对MMIS中心在“智慧海洋”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提出了参与和支持“海洋云”数据共享交流的愿望。
最后,双方就以下后续具体的合作事项形成共识:双方加强深度合作,共同在数据质量控制、大数据集成与分析、产品应用等方面融合发展;厦门海洋大数据和云平台与预报台的大数据中心协同共享,制定共享规则进行数据交流和产品共享;在赤潮灾害的预测预报技术与遥感应用产品方面继续深化合作;通过与厦大开办云课堂和云会议,形成共同培养人才的途径,从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水文预报部主任李雪丁,技术保障部主任万艳,信息宣传部负责人董帝渤等参加了座谈会。

